制氧機
發展歷史
制氧機最早出現在一九七〇年代初期,當時是由英國人首先發明的。制氧機的發展迅速,很快就在全世界得到了應用。目前,制氧機已經成為工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設備之一。
制氧機的原理是利用氧氣的化學反應來產生氧氣。在制氧過程中,制氧機會把氧氣和其他氣體混合在一起,產生一種叫做“混合氣”的物質。混合氣被稱為“反應氣”,它具有很強的氧化作用。當反應氣與物質接觸時,物質中的氧原子會被氧化,產生氧氣。
20世紀80年代,從事PSA制氧設備研發的原單位開發項目相繼中止,我國PSA制氧技術發展再次進入低谷。1995年,昆山金湖機械有限公司在洛陽鋼鐵廠建成了VPSAO1000Nm3\\u002Fh制氧機,標志著PSA在中國正式進入工業領域,PSA在中國發展迅速。
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變壓吸附制氧技術突飛猛進向前發展的時期,變壓吸附制氧技術問題逐漸形成成熟,有些公司產品的綜合信息技術市場經濟能力指標體系已經接近國外先進文化水平。多年的實踐結果表明,中國變壓吸附制氧技術人員已經走出實驗室步入實用化階段。在近十年內,通過自己不斷地提高技術更新和研究設計開發,中國變壓吸附制氧技術日新月異、發展學生迅速,與世界先進知識水平之間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但從整體生活水平上看,中國在很多工作方面與國際主義先進教育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如在新型高性能的吸附劑的研究、吸附流程的改進、理論數據分析方法研究和數學教學模型的建立,質量安全監控與自動化系統控制等許多其他方面。
發展現狀
制氧機在現今工業應用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制氧機制造商也在不斷努力提高其性能。現代制氧機能夠以更高的效率生產更多的氧氣,而且還能夠適應不同的工業應用。
現在有一些制氧機可以使用多種燃料,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工業應用的成本。此外,制氧機的自動控制系統使得它們更加安全和可靠,這對于工業應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優勢特點
制氧機廣泛應用于醫院、科研院所,化工廠、冶金廠、水處理廠、造紙廠、電力公司和石油公司等。具有生產氧氣、分離氧氣和提供高品質氧氣供應等優勢。
物理原理
技術特點
操作方法
1、把主機裝輪作落地式或裝掛架貼墻懸掛在一個室外,裝上采氣過濾器;
2、按要求將供氧器扣板釘在墻壁或支架上,然后將供氧器掛上;
3、將供氧出口與供氧管連接,并將供氧的12V 電源線連接到主機的12V 電源線上。如多次串聯供氧,只需增加三通接頭即可用來固定帶螺紋扣的管道;
4、將主機220V電源線插入墻上插座,供氧裝置紅燈亮;
5、請在濕化杯內加純凈水至指定一個位置。再把它裝到供氧器出氧口上;
6、請將輸氧管放在加濕杯的氧氣出口上;
7、按下供氧啟動按鈕,綠色指示燈亮起,供氧機開始進入工作狀態;
8、根據醫囑,調節流量至所需位置;
9、按吸氧面罩或鼻吸管進行包裝設計說明通過圖解掛好鼻插管或戴好面罩以及吸氧。
技術研究
我國PSA制氧技術的發展起步較早,70年代是我國PSA制氧技術的全盛時期。 全國十余個單位先后對變壓吸附制氧技術進行了試驗研究,建立了多套工業試驗設備。 在此期間開發的PSA制氧裝置的共同特點如下:
1、大部分采用常壓吸附和常壓解吸工藝,有2-4個吸附塔;
2、Before空氣進入吸附塔,進行脫水預處理;
3、設備進行可靠性差,不能連續穩定發展運行,導致企業大部分設備報廢;
4、技術經濟指標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