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是直播娛樂行業在直播的同時帶貨,其形式在不斷變化,出現直播帶貨的原因是電商的興起,引起一些娛樂行業的人跟進所致及演化而來,由于商業系統沒有門檻,較為底層的娛樂行業從業人員極大的拉低玷污了商業系統,娛樂圈人員深感自身社會地位低下,為自抬身價貶損直播帶貨或找尋心理平衡,其跨界進入商業系統對商業系統的名譽和形象及社會地位大有不良影響,工商系統逐漸立足于自身開展手機時代視頻購物,商業與娛樂有切割之勢。
詞語定義
直播帶貨,是指通過一些互聯網平臺,使用直播技術進行近距離商品展示、咨詢答復、導購的新型服務方式,或由店鋪自己開設直播間,或由職業主播集合進行推介。
一方面,“直播帶貨”互動性更強、親和力更強,消費者可以像在大賣場一樣,跟賣家進行交流甚至討價還價;另一方面,“直播帶貨”往往能做到全網最低價,它繞過了經銷商等傳統中間渠道,直接實現了商品和消費者對接。特別是對網紅主播而言,直播的本質是讓觀眾們看廣告,需要通過“秒殺”等手段提供最大優惠力度,才能吸引消費者,黏住消費者。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說,“直播帶貨”可以幫助消費者提升消費體驗,為許多質量有保證、服務有保障的產品打開銷路,但是網絡直播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
發展趨勢
2019年雙十一期間,直播帶貨火爆。天貓數據顯示,淘寶直播的爆發,讓超過50%的商家都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不過,也有“網紅”帶貨頻頻“翻車”,虛假宣傳、質量低劣等成為新隱患。
2020年3月,陜西周至縣、寧夏同心縣、吉林靖宇縣、陜西宜川縣、黑龍江虎林市和重慶石柱縣的6位書記、縣長,走進“戰疫助農”抖音直播間,向網友們推薦當地特色農產品。
2020年4月1日,羅永浩帶來抖音直播首秀,并創下了抖音平臺已知的最高帶貨紀錄:支付交易總額超1.1億元。
2020年4月18日,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與抖音聯合舉辦的“市長帶你看湖北”直播,與湖北黃岡、荊州、荊門、十堰、恩施5個市州,共同推薦農副特產。新華社“快看”和5位市州長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數達1118萬人,累計帶貨58萬件,銷貨金額達2426萬元。
2020年4月30日,商務部大數據監測顯示,今年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
帶貨亂象
2020年3月15日,央視315調查,直播帶貨亂象:有網紅和電商聯手騙粉絲。抖音、快手、淘寶等紛紛加碼直播,但其中也不乏亂象。一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介紹,在快手上,商家會砸幾十萬打榜,取得與大號主播連麥的機會,之后主播幫其吆喝,騙粉絲錢。
監管標準
2020年6月5日,經中國商業聯合會下達計劃,中商聯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將牽頭起草行業內首部全國性社團標準《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和《網絡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兩項標準。這意味著首部全國性直播電商標準不久后將出臺,以此讓“直播帶貨”有規可循。
2020年7月1日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行為規范》正式實施,重點規范直播帶貨行業刷單、虛假宣傳等情況。
2020年10月20日電,網絡直播是否應當履行平臺經營者責任?如何規范網絡交易搭售商品或服務行為?聚焦網絡市場交易秩序等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市場監管總局20日發布《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
出臺政策
2021年3月15日,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將于5月1日起施行。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司負責人表示,作為貫徹落實電子商務法的重要部門規章,辦法對完善網絡交易監管制度體系、持續凈化網絡交易空間、維護公平競爭的網絡交易秩序、營造安全放心的網絡消費環境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021年3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提升直播帶貨平臺產品質量組織開展了行政指導,以提高直播帶貨產品供給質量,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直播帶貨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促進直播經濟規范健康發展。
2022年6月,國家衛健委、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九部門印發通知,通知要求,深入開展醫療領域亂象治理,維護醫?;鸢踩?,懲治“紅包”、回扣等行風問題,嚴肅查處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利用職務、身份之便直播帶貨。
社會評價
有部分領導干部將直播間當成秀場,不但流量注水、銷量造假、大搞攤派,還組織水軍齊呼“領導好帥”。這種自欺欺人的浮夸作秀,背離了為民辦實事的初衷,成了一種出風頭、講排場的新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這種低劣的作秀無異于玩火,只會弄巧成拙! (新華每日電評)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4日,《咬文嚼字》雜志經過評選,公布2020年十大流行語,它們分別是“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颯、神獸、直播帶貨、雙循環、打工人、內卷和凡爾賽文學。
2020年12月23日,入選今日頭條搜索發布的2020年十大關鍵詞。
2021年1月18日,2020快手年度熱詞發布,直播帶貨入選。
相關事件
2021年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梳理一年來消費者投訴熱點和媒體關注熱點,其中“直播帶貨”點名。
2020年6月,上海警方接到某品牌公司報案,說有直播平臺在銷售假冒他們的商品,經過偵查,警方2020年8月在直播間查獲售假直播現場,主播廖某正在試穿衣服向粉絲推銷。2021年6月29日下午,上海楊浦區人民法院對廖某等人的直播售假案當庭宣判。廖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4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40萬元。廖某痛哭認錯:“我們真的是法律意識太淡薄了,真心地認錯。”
內容簡介
直播帶貨是目前直播行業和電商相結合的一種新領域,通過直播的方式更加直觀的將產品的細節展示在消費者面前。直播帶貨早期在淘寶上開始火熱,隨后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也紛紛加入這一行列。2019年電商直播的行業規模已經超過3000億元。2020年由于特殊原因,上半年加入網絡直播帶貨的商家增加了很多,商務部統計顯示,2020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同時不少企業老板、網絡大咖也加入直播帶貨。比如羅永浩、董明珠、網易CEO丁磊等都用直播帶貨方式來為自家或者合作方宣傳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