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百科詞條    生物動物   

中華虎鳳蝶

中華虎鳳蝶(學名:Luehdorfia chinensis),別稱中華虎絹蝶,隸屬鳳蝶科虎鳳蝶屬。成年雄蝶平均體長16.2毫米,翅展約60毫米;雌蝶平均體長18.6毫米,翅展約62.2毫米。其翅膀呈黃色并帶有黑色橫條紋,整體顏色為黑色,表面覆蓋著黑色鱗片和細長的鱗毛,腹部各節后緣側面有細長的白色紋路。盡管雌、雄蝶的斑紋相似,但雌蝶的黃色通常略深。

作為中國特有的昆蟲物種,中華虎鳳蝶分布在秦嶺山脈及其周邊地區。這種蝴蝶以馬兜鈴科的杜衡和細辛為主要寄主植物,棲息地包括這些植物生長的區域,如低海拔喬木林、高山灌草叢和次生落葉林等多種林相。

截至2009年,中華虎鳳蝶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到2021年,該物種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虎鳳蝶以其鮮艷的體色和獨特的外觀而聞名,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目錄

形態特征 編輯本段

中華虎鳳蝶成蟲雄蝶平均體長16.2毫米,翅展約60毫米;雌蝶平均體長18.6毫米,翅展約62.2毫米。翅膀呈黃色,間有黑色橫條紋,類似虎斑;除翅膀外,身體大部分被黑色鱗片和細長鱗毛覆蓋,頭部、胸部背面、腹部背面的鱗毛顏色各異,形成明顯的對比。在各腹節后緣側面還有一道細長的白色紋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雄性個體的腹部末端抱器表面布滿了密集且赤褐色與黑褐色相間的鱗毛,并有一個從背兜伸出并向下垂至抱器端的發達分叉狀鉤形突起。

前翅基部及后翅內緣密布淡黃色鱗毛。前翅正面基部、外緣和斜行于其間的三條橫帶為黑色,另有兩條短黑帶相間其中,止于中室后緣;外緣由一列黃色斑組成,排列整齊。后翅外緣呈波浪形且為黑色,中間有四個小型青藍色斑點帶有金屬光澤,并在臀角處有一個同色斑;青藍斑外側還有四個黃色半月斑,亞外緣有五條紅色斑連成帶狀。尾突較短,約占后翅長度的15%;臀角有缺刻。

后翅緣毛除尾突處外皆為黃色。背面斑紋與正面相似,但前翅第1至5個黃色斑顏色更深,呈橙色,并有橙色帶延伸至后翅脈端,內側還有一條淡黃色帶。后翅的半月斑更大,呈橙色;靠近前緣處有橙色斑;紅色斑與青藍斑之間黃黑混雜。

雌雄蝶的斑紋相同,但雌蝶的黃色更深。中華虎鳳蝶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蝴蝶,主要分布于秦嶺山脈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如陜西、安徽、江蘇、浙江和湖南等地。其寄主植物主要是馬兜鈴科的杜衡和細辛,其他植物無法替代。在低海拔地區(多為300米以下)為杜衡,而在陜西、河南湖北的高海拔地區則為細辛。

棲息環境 編輯本段

中華虎鳳蝶的棲息環境與杜衡和細辛的生長地相吻合,這些區域具有多樣的林相,包括低海拔喬木林、高山灌草叢等,且多數為次生落葉林。林下植物層次分明,相對濕度較高,常見草本植物如爬山虎和木莓等。春季時這些林分相對稀疏,而冬季則在林分內形成較厚的枯枝落葉層,同時杜衡數量多且分布集中。

生活習性 編輯本段

中華虎鳳蝶幼蟲以杜衡和細辛的葉片為食,而成蟲的主要蜜源植物包括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subsp.munda)及其他堇菜科植物,有時也會飛入田間吸食油菜花或蠶豆花的蜜。

在幼蟲期,中華虎鳳蝶最初取食植物的下表皮和葉肉部分,留下上表皮;稍大后會咬成孔洞或缺刻,最終可能僅剩下葉緣和葉柄;當葉片被完全食盡時,甚至會取食葉柄。據統計,中華虎鳳蝶幼蟲期的食葉總面積平均達到2536.20平方毫米。

中華虎鳳蝶幼蟲的取食行為具有非連續性,分為取食和休息兩個階段,且無明顯的日夜變化。幼蟲在自然條件下通常選擇葉片的背面進行取食。3齡以下的幼蟲表現出明顯的群體取食行為,而4齡和5齡幼蟲則獨立取食,互不干擾。隨著幼蟲齡級的增加,食量逐漸增大,5齡幼蟲的食量達到最大,占幼蟲期總食量的2/3以上。5齡幼蟲平均消耗約10張葉片,最多可達15張,整個幼蟲期共需消耗15至18張葉片。在食物短缺時,幼蟲還會啃食葉柄和蒴果。取食次數、總取食時間和單次取食時間隨日齡增長而延長,但在接近化蛹階段會顯著減少。

中華虎鳳蝶幼蟲孵化后會聚集在卵塊所在的葉背取食,頭部朝向葉緣排列。若同一葉片上有不同日期孵化的兩堆卵,先孵化的先聚集,后孵化的逐頭加入形成群體。低齡幼蟲在氣溫低時聚集不活動,氣溫高時分群或分散。隨著年齡增長,幼蟲逐漸分群甚至分散活動。

成蟲飛行能力強,飛行高度一般在1.5至3米之間,最遠可在距離棲息地數公里外見到。溫度對活動影響顯著,26至32攝氏度時較為活躍,29攝氏度最為活躍;陰天或雨天則活動減少。群體取食的幼蟲較少出現爬行活動,而單個取食的幼蟲爬行活動較頻繁。

在交尾產卵方面,具體細節未提及,但這是中華虎鳳蝶繁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中華虎鳳蝶在羽化后的當日或次日即可開始尋偶和交尾,尤其在晴好天氣下,羽化當天便可進行交配。交配過程通常持續20至30分鐘,但這一時長在生態園中可能因其他同類的干擾而有所變化。早春低溫陰雨天氣對成蟲的交配和產卵有不利影響。雄蝶通過主動飛行尋找配偶,發現雌蝶后,通過振翅和腹部動作嘗試交尾。一旦雌蝶接受,雙方會以多種姿勢(如相互抱握、雄蝶抱握雌蝶及一字形)完成交配。雄蝶一生中可多次交配,而雌蝶則僅一次。交配結束后,雄蝶會在雌蝶腹部留下由其分泌物形成的臀袋,這阻止了雌蝶再次交配的可能性。

中華虎鳳蝶的雌蝶在交配后的產卵行為具有特定的規律和偏好。通常,它們會選擇正午陽光強烈、環境溫度較高的時段進行產卵;若遇連續低溫陰雨,這一過程可能延長至17天。雌蝶產卵時,會前足攀住葉緣,雙翅合攏,腹部束端接觸葉背,每粒卵的產出時間約為10秒,且當腹端夠不著時會另起一行。產卵地點主要選擇長勢良好、面積超過15平方厘米的葉背,少量則產在葉柄和葉片正面。

中華虎鳳蝶的卵大多群集分布,雌蝶每次產卵后會展開雙翅休息。其產卵形式多為疏松的群集,偶爾可見單產現象。一般情況下,雌蝶可產卵40至70粒,每張葉片上通常只產一堆卵,最多兩堆,每堆數目在11至20粒之間。此外,它們以杜衡和細辛作為主要的產卵寄主,只有極少數卵會在花盆和雜草上產下,并且這些卵無一孵化成功。

中華虎鳳蝶的卵呈饅頭形,具珍珠樣光澤。初產時卵色為青綠色,孵化前轉為黑色并可見黑色蟲體輪廓。在自然溫度條件下,其卵孵化期約為15至27天。孵化過程始于卵蓋裂開,隨后幼蟲逐漸爬出,整個過程通常需要30至40分鐘。

中華虎鳳蝶每年繁殖一代,經歷卵、幼蟲、蛹至成蟲四個發育階段,以蛹形態在地表枯枝落葉中越夏及過冬。成蟲出現時間因地域氣溫而異,如浙南2月下旬、杭州3月上中旬、南京3月中下旬、天目山4月下旬至5月初、廬山5月上旬。雄蝶和雌蝶的壽命分別為12-16天和16-20天。

中華虎鳳蝶作為鱗翅目鳳蝶科的一種珍稀昆蟲,其生活史具有顯著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特點。該種蝴蝶遵循一年一個世代的繁殖周期,整個生命周期涵蓋卵、幼蟲、蛹以及成蟲四個連續階段。值得注意的是,中華虎鳳蝶以蛹的形態在地表積累的枯枝落葉層中度過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這一適應性策略有助于其在自然環境中的生存與繁衍。

成蟲的出現時間受各地氣候條件影響,呈現出明顯的地理差異。例如,在中國南方的浙南地區,成蟲通常于2月下旬開始出現;而在華東地區的杭州,這一時間推遲到3月上中旬;進一步北移至南京,則可見成蟲于3月中下旬現身;位于華東與華中交界處的天目山,成蟲出現的時間窗口為4月下旬至5月初;至于江西省的廬山,觀測到成蟲的時間則為5月上旬。這種地域性的時間差異反映了中華虎鳳蝶對不同生態環境的高度適應性。

就個體壽命而言,雄性中華虎鳳蝶的平均壽命為12至16天,而雌性則稍長,平均壽命介于16至20天之間。這一性別間的壽命差異可能與各自的生物學角色和生殖任務有關,其中雌性承擔著產卵等重要職責,可能需要更多的能量儲備以支持后代的產生。

中華虎鳳蝶中華虎鳳蝶

中華虎鳳蝶的幼蟲在發育過程中將經歷五次蛻皮,分為五個齡期,平均幼蟲期持續33至35天。在蛻皮前,幼蟲會停止進食和活動,進入休眠狀態,這一階段通常持續2天,少數情況下為3天。在此期間,蟲體會縮短,體色變為紫褐色。第一、二次蛻皮在原葉片上完成,而從第三次開始,幼蟲會在蛻皮前遷移到隱蔽且安全的地方進行蛻皮。蛻皮過程包括頭部抬起、腹部向胸部推動以破裂舊皮,隨后胸足和頭部依次露出并最終脫落。整個過程大約需要2至3分鐘。剛蛻皮后的幼蟲呈乳白色頭足和淡棕色體色,大約45分鐘后全身變黑,并在1小時后恢復活動和取食行為。蛻皮時間因齡期而異,主要發生在凌晨或中午前后,部分在中午。不同齡期的幼蟲在不同溫度下的蛻皮時間存在顯著差異,1至2齡幼蟲在32℃和28℃下的蛻皮時間顯著短于其他溫度條件,且這兩個溫度間沒有顯著差異;而對于3至5齡幼蟲,在16℃至28℃范圍內,隨著溫度升高,蛻皮時間顯著縮短。

中華虎鳳蝶的初孵幼蟲體色初始為乳白色,頭部及前胸背板呈黑色,體表覆蓋著眾多黑色剛毛。幼蟲體長在2.0至2.3毫米之間,頭寬則在0.5至0.6毫米范圍內。孵化后約兩小時,幼蟲的體色會逐漸變為褐色,并最終轉為黑色,脫皮前呈現紫褐色。幼蟲出殼后會有短暫的休息,不食用卵殼,隨后開始以嫩葉為食。進入二齡階段后,幼蟲在脫皮后約46分鐘全身變黑,頭部生長著密集的短黑剛毛,前胸區域有三個剛毛叢,其中中央的一個較大。中胸和后胸各有兩個長條形的剛毛叢,這些剛毛叢除了黑色的剛毛外,在中、后胸的位置還分別長有兩根和一根白色長剛毛。第1至8腹節的亞背線與氣門上線之間以及氣門下線都密集生長著剛毛,前者在每節均長有一根長毛,其中第2(3)至8節的長毛為白色。當幼蟲發育到3至5齡時,其全身變為黑色,并在第3胸節及第1至8腹節上形成六行深黑色的剛毛叢,包括亞背線與氣門上線之間的剛毛叢、氣門下線的剛毛叢和基線剛毛叢,其中亞背線的剛毛叢最大,而基線的剛毛叢最小。在這些剛毛叢中,除了黑色剛毛外,還生長有1至2根白毛,尤其是位于亞背線上的白毛最為顯著。幼蟲的氣門呈黑色且形狀為長橢圓形。

物種保護 編輯本段

中華虎鳳蝶,一種曾廣泛分布于中國南京地區的珍稀蝴蝶物種,自2004年起被觀察到數量銳減三分之二,瀕臨滅絕。至2009年,該物種成蟲數量的急劇下降進一步凸顯了其自然生存環境的嚴峻挑戰,種群規模持續縮減。然而,在湖南烏云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從連續三年的監測數據來看,中華虎鳳蝶成蟲的數量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直至2018年因寄主植物遭受采收影響,導致其種群數量回落至2016年以前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4月6日,武漢地區一位蝴蝶觀察愛好者意外發現了52只中華虎鳳蝶幼蟲,這是二十多年來首次在該地區記錄到該物種的存在。上述情況表明,中華虎鳳蝶的生存面臨著多重威脅因素。

中華虎鳳蝶的種群發展受到諸多內在和外在因素的限制。其內在原因包括年發生世代數較少、低齡幼蟲至預蛹期存活率低、部分年份雌蝶無法配對以及蛹期過長易被捕食等,這些因素嚴重制約了種群的增長。同時,由于寄主植物被大量采集用于中草藥,導致其數量顯著減少,進而影響了幼蟲的食物供應并間接降低了成蝶的數量。例如,在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廬山地區,由于經濟利益驅動下的過度采挖杜衡和細辛等寄主植物,造成了當地中華虎鳳蝶數量急劇下降。

人類活動如梯田開墾、厚樸林大面積種植以及對環境的改造,加上氣候變化等因素,破壞了中華虎鳳蝶的棲息環境,對其種群數量產生了不利影響。該物種的美麗外觀使其成為制作高價值標本的對象,吸引了大量采集者進行捕獵和販賣。在中國陜西周至秦嶺山區,一些農戶開始大規模養殖中華虎鳳蝶以滿足市場需求,但這種養殖方式往往具有破壞性。上海商人前來收購大量蝶蛹,進一步加劇了對野生種群的壓力。人為捕捉行為直接導致了中華虎鳳蝶數量的減少。

2021年,中華虎鳳蝶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確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保護措施:1989年,南京市在牛首山劃定林地,建立了中國首個中華虎鳳蝶基地。2009年3月,湖南烏云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中華虎鳳蝶及其寄主植物細辛。保護區迅速采取就地保護措施,保護中華虎鳳蝶的野生種群。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忍冬    下一篇 云南閉殼龜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69xxxx| 日韩1区2区3区|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zmw5app字幕网下载|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 国产xx在线观看| 91香蕉国产在线观看人员|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动漫小舞被吸乳羞羞漫画在线|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 成年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老师粗又长好猛好爽视频| 国产精品黄大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污视频网站免费|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99久在线观看| 无码吃奶揉捏奶头高潮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说女生二哈是什么意思|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中文字幕羽月希黑人侵犯|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东京|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私人影视| 麻豆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国产| 在线视频国产99| 中文织田真子中文字幕|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 黑人巨大sv张丽在线播放| 天下第一日本高清国语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啊灬用力啊灬啊灬快灬深|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在线黄视频网站| 两个人的视频www免费|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8| 交换交换乱杂烩系列yy|